2023年2月12日 星期日

M.2 SSD 指南 for SATA、PCIe/NVMe

 

M.2 SSD 選購指南——SATA、PCIe/NVMe 掌握要訣

伴隨著固態硬碟的逐漸普及,以及初代 M.2 PCIe SSD 曾因價格定位到達甜蜜點,得以其高性能價格比而襲捲市場之故,傳統 SATA 介面於頻寬上逐漸顯露其捉襟見肘之態勢。在各種因素之交互作用之下,M.2 SSD 遂成為市場之新風潮。然而關於 M.2 SSD 其規格型式(至少有兩種主流介面型式,以及與其相關的兩種不同插槽類型,而其中一種插槽尚有三種不同之 介面/協定 相容性),卻成為令消費者困擾不已之難題。在此我們特別以專文來介紹 M.2 SSD 其規格與相容性之相關知識,如此讓消費者於採買時,可擁有更明確之選購資訊。

關於 M.2:不僅僅專屬於 SSD 之硬體規範

M.2 原先被稱為 NGFF(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字面意義為次世代硬體規範)。而 NGFF 於其原生定義中,廣泛涵蓋了 PCIe、SATA 以及 USB 等硬體介面之各類裝置。亦即,一件原本為標準 PCIe 或 SATA 或 USB 介面之裝置,可依循 NGFF 之外型尺寸規範及腳位定義,來加以重行設計,以此化身為一 M.2 型式之同款裝置。

此外,考量到 PCIe/SATA/USB 等不同介面之裝置,各自之腳位訊號與電氣特性皆存在著極大差異。M.2/NGFF 為此定義了多組的插槽防呆位置(或稱防呆鍵位,目前存在於實體產品之型式計有 A/B/E/M key),來避免不同硬體介面裝置因位腳座尺寸相近,而產生混插或誤插之情事,最後導致不正常運作或損壞之困擾。

承上,由於原有 PCIe、SATA 或 USB 之裝置皆可以轉設計為 M.2 之型式,以此 M.2 其並非專屬於 SSD 之格式規範。其他諸如 Wi-Fi/Bluetooth、GPS 或 NFC 介面卡等,目前皆已有 M.2 格式之產品。而這些裝置原先多屬於 USB 介面,若依循 M.2/NGFF 之設計規範,其金手指防呆鍵位與 M.2 SSD 將會有著顯著之不同(彼等主要採用 A/E key)。整體而言,不同的金手指防呆位置,可讓消費者於安裝使用 M.2 裝置時,可獲得最低程度之依循法則。以實例來說,我們因為防呆鍵位的限制,而無法將 M.2 Wi-Fi 網卡硬塞到 M.2 SSD 的插槽之中。

但僅憑防呆位置,仍不足以達成無痛安裝。比如同為 M.2 SSD 的各項產品,對消費者而言就存在著不少相容性之疑慮。為此,我們將針對 M.2 SSD 其硬體介面與傳輸協定上不同之處,來進行說明。此外,本文將進一步地整理出 M.2 插槽於不同設備(主機板、筆記型電腦,以及擴充介面卡)中之相容性分野,讓使用者可以透過歸納整理之結果,來獲得更多協助。

M.2 SSD之兩種主要插槽類型:B key 及 M key

目前普及在市的各類 3C 產品中,支援 M.2 SSD 之插槽共計有兩種類型:B key(另稱socket 2)以及 M key(另稱socket 3)。如下圖所示,B key 之防呆鍵位位於面對插槽方面之左方,M key 則偏於右方。不同類型之插槽其短邊接腳數量有所差異(B key 短邊為 6 pin,M key 為 5 pin),以此若使用者翻面插入時,將會有所阻礙。

M.2 SSD之兩種主要腳位型式:B+M key 及 M key

而令消費者困擾的第一道關卡是,對應以上插槽之 M.2 SSD,其腳位並非一個蘿蔔一個坑的 B key 與 M key,而是具有兩個防呆缺口的 B+M key 型式,以及僅有一個缺口的 M key 型式。

以此,兩種插槽對應兩種腳位型式,共有四種排列組合。對於 B key 插槽而言,B+M key 之 SSD 可以順利插入,而 M key 腳位之 SSD 則無法順利安裝。

而在 M key 插槽之前提下,無論是 B+M key 或 M key 之 SSD,皆可順利安裝。但許多消費者此時會遭遇到第二道關卡:不是裝上去了就可以正常使用。也因為種種諸如硬體介面或通訊協定所造成不相容之遭遇,造就了 M.2 SSD 使用者之進場門檻,也使得不少初心者心存猶豫。

並非腳座相契合必然能夠相容運作

造成 M.2 SSD 無法正常運作之第一層原因,在於「硬體介面」之不同。上文已說明了 M.2 可以涵蓋原本 PCIe、SATA 或 USB 之裝置,而 SSD 原本採用硬體介面的不同(PCIe 或 SATA),形成了 M.2 SSD 安裝後無法相容運作之主因。我們在此整理出市面上流通之 M.2 PCIe SSD 以及 M.2 SATA SSD,來加以歸納探討。

主流 M.2 SSD 列表──PCIe一族

廠牌型號M.2 腳位型式硬體介面/通訊協定主控制器顆粒製程
存取模式
Corsair MP600MPCIe 4.0x4/NVMePHISON PS5016-E163D TLC
WD Black™ SN750 NVMeMPCIe 3.0x4/NVMeSanDisk 20-82-0070113D TLC
Seagate BarraCuda™ 510MPCIe 3.0x4/NVMeSeagate STXYP016C0313D TLC
Seagate FireCuda™ 510MPCIe 3.0x4/NVMeSeagate STXYP016C0313D TLC
ADATA SX8200 ProMPCIe 3.0x4/NVMeSMI SM2262EN3D TLC
HP EX950MPCIe 3.0x4/NVMeHP H8088
(base on SMI SM2262EN)
3D TLC
Intel 760pMPCIe 3.0x4/NVMeSMI SM22623D TLC
Kingston A2000MPCIe 3.0x4/NVMeSMI SM2263ENG3D TLC
Intel 660pMPCIe 3.0x4/NVMeSMI SM22633D QLC
Lexar NM610MPCIe 3.0x4/NVMeSMI SM2263XT3D TLC
Corsair MP510MPCIe 3.0x4/NVMePHISON PS5012-E123D TLC
Plextor M9Pe(G)/GNMPCIe 3.0x4/NVMeMarvell 88SS10933D TLC
ADATA SPECTRIX S40GMPCIe 3.0x4/NVMeRealtek RTS57623D TLC
ADATA SX6000 ProMPCIe 3.0x4/NVMeRealtek RTS5763DL3D TLC
ADATA SX6000 LiteMPCIe 3.0x4/NVMeRealtek RTS5763DL3D TLC
SAMSUNG 970 EVOMPCIe 3.0x4/NVMeSAMSUNG Phoenix3D TLC
SAMSUNG 970 EVO PlusMPCIe 3.0x4/NVMeSAMSUNG Phoenix3D TLC
SAMSUNG 970 PROMPCIe 3.0x4/NVMeSAMSUNG Phoenix3D MLC
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PCIe
(生產終了)
MPCIe 2.0x4/AHCIMarvell 88SS9293 [1]2D MLC
WD Blue™ SN500 NVMeB+MPCIe 3.0x2/NVMeSandisk 20-82-00703-A13D TLC
Kingston A1000B+MPCIe 3.0x2/NVMePHISON PS5008-E83D TLC
LITE-ON MU XB+MPCIe 3.0x2/NVMePHISON PS5008-E83D TLC
Lexar NM500B+MPCIe 3.0x2/NVMeMarvell 88NV11603D TLC
Intel Optane™ MemoryB+MPCIe 3.0x2/NVMeIntel AHT40W143D XPoint™

註[1]:原廠銷售文件並未提供主控晶片之詳細型號。

由上表可以得知,所有的 PCIex4 SSD 其腳位型式皆為 M Key,我們可以反推得知 M key 型式之 M.2 SSD 其硬體介面必然為 PCIe,而不會有其他可能。此外,有少部分 PCIex2 之 M.2 SSD(包含 Optane™ Memory)其腳位因依循 M.2/NGFF 之設計規範,而以 B+M key 之型式現世。

主流 M.2 SSD 列表──SATA一族

廠牌型號M.2 腳位型式硬體介面主控制器顆粒製程
存取模式
WD Blue™ 3DB+MSATAMarvell 88SS10743D TLC
Intel 545sB+MSATASMI SM22593D TLC
ADATA SU800B+MSATASMI SM22583D TLC
Micron MX500B+MSATASMI SM22583D TLC
WD Green™B+MSATASMI SM22582D TLC
Kingston A400B+MSATAPHISON PS3111-S113D TLC
SAMSUNG 860 EVOB+MSATASAMSUNG MJX3D TLC

由上表可以得知,所有的 SATA 其腳位型式皆為 B+M Key。但前文有提到, PCIex2 M.2 SSD 亦採用相同之 B+M key 腳位。如此我們就不能斷言 B+M key 型式之 M.2 SSD,其硬體介面必然為 SATA。但因 PCIex2 之 M.2 SSD 並非主流,以此整體而言,絕大部分 B+M key 型式之 M.2 SSD 多為 SATA 介面。

此外考量 SATA 頻寬不足之限制,我們建議消費者採購 M.2 SSD 時以 PCIe 規格為優先考量。除非自身原有設備其 M.2 插槽僅支援 SATA 介面,才需要考慮 SATA 介面之 M.2 SSD。

不同插槽類型所支援硬體介面之整理

目前絕大部分支援第六/七/八/九代 Core™ 處理器之主機板上內建之 M.2 M key 插槽,至少有一組為 PCIe/SATA 兼容。而考量主機板晶片組之 PCIe 通道總數限制,大多數主機板會設計其中一組 M.2 插槽兼容 PCIe/SATA 介面,而另一組僅支援 PCIe 介面。再一次地,我們會建議消費者以 PCIe 介面作為優先考量,而如此即便主機板其介面支援程度有所不同,亦不至於造成太多困擾。

M.2 B key 出現於筆記型主板上之機率較桌上型主板要來得高,而目前所有主板(包含筆電)上內建之 M.2 B key 插槽皆僅支援 SATA 介面。

轉接卡上之 B key 插槽亦僅支援 SATA 介面。

當 M Key 插槽出現於轉接卡上時,囿於裝置之生產成本以及考量市場需求,極其大部分僅支援 PCIe 介面。

我們收集市面上流通之主流電子產品,整理歸納其 M.2 插槽所支援之硬體介面後,可得以下列表(可能會有極少數列外之產品,在此闕之不論):

插槽類型所在裝置位置可能支援之介面型式
M key主機板至少有一兼容 PCIe/SATA 介面 [3]
轉接卡僅支援 PCIe 介面
B key全部裝置僅支援 SATA 介面

註[3]:少數第四代 Core™ 處理器之主機板其 M key 插槽僅有一組,或僅支援 PCIe 介面。

由上表可知,若裝置上 M.2 插槽為 B key 時,其僅支援 SATA 介面,以此我們面對 B key 插槽時,僅需考量 SATA 介面之 M.2 SSD 即可。而裝置上 M.2 插槽為 M key 時,則需要更多資訊來判斷其支援性。而依據經驗法則,支援第六代以上 Core™ 處理器之主機板(亦即 100/200/300 系列晶片組之主機板),若板上內建有 M.2 M key 插槽時,絕大部分皆支援 PCIe 介面之 M.2 SSD。此外,若我們取得一具備 M key 插槽之 M.2 轉接卡時,其將僅支援 PCIe 介面。

綜合歸納之篩選建議

綜合以上列表之資訊,我們可以列出以下之建議:

使用裝置M.2 插槽類型支援之介面型式可接受之 M.2 SSD 腳位型式
轉接卡B KeySATAB+M key [4]
M KeyPCIeM key [5]
主機板B KeySATAB+M key [4]
M KeyPCIe/SATAM key / B+M key 皆可 [6]
筆記型電腦B KeySATAB+M key [4]
M Key聯繫原廠 [7]聯繫原廠 [7]

註[4]:PCIex2,如 WD Blue™ SN500 NVMe 除外。

註[5]:PCIex2,如 WD Blue™ SN500 NVMe 例外,可適用。

註[6]:少數第四代 Core™ 處理器之主機板,其 M key 插槽僅支援 PCIe 介面。

註[7]:筆記型電腦之實際 M.2 SSD 硬體介面相容性,將依各原廠之設計而有所差異,建議先與原廠取得技術支援後,再行選購安裝。

M.2 PCIe SSD 之衍生問題:NVMe 與 AHCI 支援

有不少消費者在選購 PCIe/NVMe 之 SSD 之後,尚且會產生一衍生性之困擾:剛剛安裝好之 M.2 PCIe/NVMe SSD 雖可以正常動作,但僅能夠當作資料碟(俗稱之 D 碟),而無法安裝主開機磁區。此一無法開機之問題主要發生於第四代 Core™ 處理器(或更早期)之主機板之上。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些主機板之 BIOS 缺乏對於 NVMe 協定之支援,而這必須透過主機板製造商釋出內含 NVMe 模組之 BIOS 來加以克服 [8]

而若消費者於四代主機板上安裝較舊規格之 PCIe/AHCI 之 M.2 SSD 時,則因主機板皆已支援 AHCI 協定,以此不會遭遇到無法做為系統碟之問題。此外,有部分廠商生產之 M.2 PCIe/NVMe SSD 自帶有 legacy option rom(如Plextor M8Pe系列),此自帶之 BIOS 亦可讓該產品於不支援 NVMe 之主機板上做為系統碟來使用。

當然,若消費者所擁有之主機板為支援第六代以上 Core™ 處理器之晶片組,則其 BIOS 皆有包含 NVMe 模組,而不需要顧慮此一問題 [9]

註[8]:由網路上可尋求之經驗文件可知,使用者亦可以透過特殊工具程式來 DIY 內含 NVMe 模組之 BIOS。但此舉有其潛在風險,更新失敗可能會造成裝置故障並失去保固。

註[9]:使用 NVMe 裝置作為主開機磁區時,主機板必須設定為 UEFI 開機,並關閉 legacy 開機模式。

過渡時期後迎接曙光

誠然目前 M.2 在普及化階段因應舊有較慢速之規格,而讓消費者產生選購上之困擾。但伴隨著技術之世代更新(3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之問世,以及 PCIex4/NVMe SSD 形成主流化),許多特殊之例外規則將逐漸被留存於歷史之中。以此,可見於不久之未來,因裝置不相容而無法正常運作之困擾,將成為絕響。而目前持有前一世代設備之使用者們,亦可以參考以上列表歸納之建議,來選擇適用於自身設備之產品。


from => https://www.autobuy.tw/article_f85d01


2023年2月8日 星期三

番茄

番茄 (Solanum lycopersicum) 養護指南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常見蔬菜之一,可以種在花盆中或庭院內,容易養護。番茄的株高約為0.6~2米(2.0~6.6ft),全株長有白色小絨毛,有獨特的氣味。它的花色一般為黃色,花期持續15~30天,果期持續70~80天。番茄的果實是漿果,多呈扁球狀,肉質而多汁液,營養豐富,獨具風味。番茄的果實可以生食、烹飪,也可以加工成番茄醬,廣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和推崇。

快速護理指南

  • 要使用一個番茄需要什麼陽光?
  • 種植一個番茄需要什麼樣的土壤?
  • 番茄多久澆一次水?
  • 如何修剪番茄 ?

環境因素

要求

環境因素

要求

水分

番茄一般在氣候溫暖的地方種植,適宜生長的hardiness zones為5-9。最適合其生長發育的溫度分別為白天20~25 ℃(68~25 ℃)和夜晚15~18 ℃(59~18 ℃)。一般來說, 45 ℃(45 ℃)及以上的溫度會給番茄造成高溫損傷,-1 ℃(-1 ℃)以下的溫度會導致番茄凍死。番茄具有半耐旱的特點,忌潮濕,但又要保持一定的濕度。空氣濕度(air humidity)不宜超過50%,否則會影響植株的蒸騰作用。因為當外界濕度過大時,葉內外的蒸氣壓差值就小,水分很難從通過葉面散失,蒸騰速率下降。而蒸騰作用是根系吸水的動力,根系吸水能力也會隨之下降,影響水和無機鹽向上的運輸。

光照

番茄是喜光的植物,其生長發育需要充足的光照,每天12~14小時的光照為比較理想的。充足的光照不僅有利於植株的營養生長,對花的生長和結果也有促進作用。

土壤

番茄能夠適應各類土壤,最適宜栽培在通氣排水良好,中性偏酸且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者沙壤土中,最適的土壤pH為6.0~6.5。播種在花園前,可以向土壤中適量施加有機肥(每平方米3~4kg),並加入適量過磷酸鈣(Calcium superphosphate)(每平方米100g)以增加鈣質。栽種在花盆中的話,推薦栽培基質比例為園土:草炭:菇渣(Mushroom compost):蛭石=1:1:1:1,並加入膨化雞糞(Extruded chicken manure)15kg/m³和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Compound fertilizer of potassium sulfate)(15:15:15)1kg/m³。

日常養護

管理指南

日常養護

管理指南

定植

番茄的播種期可根據各個地區的氣候條件來合理安排,一般建議在春天進行播種。播種之前對種子進行篩選及適當處理可提高出芽率。首先,選擇形狀規則、色澤均勻以及大小合適的種子。建議先用熱水(55℃/131℉)浸泡種子30分鐘以殺菌,然後用溫水(20~30℃/68~86℉)浸泡6小時讓種子吸足水分。之後將種子平鋪在兩層紗布中,放在25℃/77℉左右的環境中,等待3天以後看到種子長出白色的芽時就可以播種了,期間注意給紗布噴水以保持濕潤。
播種時,種子間距建議為2cm/0.7英寸,深度為5~10cm/2.0~4.0英寸為佳,播種後可覆蓋1cm/0.4英寸左右的土壤(建議用細土與多菌靈carbendazim按100:1的比例混合)。夏天適度遮陽、避免暴晒,冬季可以在土壤上加蓋黑膜(black film)用以保暖,澆足量的水使土壤濕潤。當幼苗還小時,要注意通風以及降溫,土壤溫度在23℃/73℉為宜,保持土壤適當濕潤但避免積水。
番茄小苗生長出4~5片葉子的時候,即可定植。一般選在春季晚霜結束或者秋季立秋之後種植,氣溫在10℃(50℉)以上。種植之前要進行翻土,混入適量腐熟(decomposed)的肥料,可以加入適量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Methyl)進行消毒。植株間距根據品種特點而定,一般在0.4米(1.3ft)以上。定植後第一次澆水要澆透,盡量保持土壤濕潤。

施肥

番茄作為陸續生長結果的蔬菜,土壤肥力會影響其結果數量和質量。一般建議定植時一次性施加足量混合肥,這樣可以保障植株正常生長。混合肥一般為氮磷鉀肥和一定的過磷酸石灰(Calcium superphosphate)。在植株生長後期再施加一次肥料,這樣可以讓果實得到充足的養分。
在定植後一周內,可以再施加少量尿素(carbamide),每平米用量不超過5g。後期施肥都可以在果實收穫以後進行,比如在收穫第一穗果實後,植株需要更多養分供給來促進後面的果實生長,建議增加氮磷鉀混合肥(NPK Compound Fertilizer)。施肥量和次數都要根據品種特性和生長情況進行調整,以保證果實得到充足營養,以達到高產的目的。

修剪

番茄的莖干比較軟,一般要在植株的莖稈旁邊搭設架子,然後將植株綁在上面。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植株向上正常生長,還可以充分利用陽光。架子一般選用長約1.8m/5.9ft,直徑約3cm/1.18in的竹竿或木材。可以在植株旁8~10cm/3~4in處插牢,在植株長到0.6m/2.0ft時,用塑料繩將植株莖稈綁在架子上。修剪枝條時,一般留1個主莖或者2個分枝(除主枝外,留下最壯的側枝)。其餘側芽、分枝、下部的老葉和黃葉,可全部剪除。雨天不適合修剪,因為空氣潮濕,容易造成植株感染。果實太多時,建議去掉部分長勢較弱的果實,避免養分的過多消耗、保證留下的果實得到充足的營養。一般建議每個花序留4~5個較大的果實。番茄一般枝葉生長旺盛,可以連續結果,所以修剪工作要多次進行,以保證結出優質的果實。

採收

番茄果實的顏色由綠色變為紅色時,便可以進行採摘。注意要在大雨前及時採收番茄,否則下雨之後容易產生裂果,風雨也可能造成落花落果。還可以在番茄開花時噴塗0.02%~0.025%的複合防落素( 4-Chlorophenoxyacetic acid)進行,可以減少花朵及果實掉落,但注意不要噴到葉面上。

季節性注意事項

番茄一般不能在花園中越冬,冬季來臨時建議把花盆挪到室內,或者在溫室大棚內進行栽種。如果種在溫室中,要注意補光以及通風,缺乏充足陽光會導致減產,潮濕密閉的環境會影響到蒸騰作用,也容易引發疾病。番茄植株半耐旱、不耐澇,夏季注意保持土壤濕潤,注意排水。

常見問題

為什麼番茄移栽後植株死亡?

番茄苗移栽定植後,有可能出現萎焉、爛根、黑根、植株死亡等現象,可能原因有三個。首先,栽植得過深,澆水過多導致土壤通氣性不夠,根莖缺氧,容易腐爛。出現該種情況的話,應及時並小心地挖出土壤及植物根系,讓根系稍微晾乾,再重新埋入較乾燥的土壤中,避免栽植過深。其次,有可能是毛細根(Capillary root)損傷了,損傷原因可能是夏季高溫或者冬季低溫,或者是施肥濃度過高,根係受損後就無法正常吸水。最後,可能是土壤中的病菌造成的根腐病。這種情況可提前在土壤中伴入滅菌藥如福美雙(Thiram)來預防,已經感染的植株要及時清除。

為什麼番茄葉子變黃或者枯萎?

有多方面原因都會引起此現象,首先要確定是不是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光照不足、陽光灼燒、土壤長期乾旱、植物缺肥都會導致植物葉片發黃、枯萎。其次確定症狀是不是病害或蟲害引起的,蟲害引起的,多都能找到蟲子咬過的痕跡;如果沒找到,可推測是病害引起的,根部感染病害的話,需要盡快切除感染部位,並對切口進行消毒。

為什麼會長出畸形的番茄?

畸形番茄的出現,根本問題出在番茄花芽分化時期。如果花芽分化期的夜間溫度低於8℃/46.4℉,就會大量出現畸形花,並且在以後發育生長出畸形果。除了溫度的原因外,植株缺少硼元素、氮肥過量、激素過量、水分供應不均也會導致畸形果的產生。

常見病蟲害處理方式

病蟲害

常見病蟲害處理方式

病蟲害

灰黴病

灰黴病是番茄栽培中最為常見的病害之一,溫暖濕潤的環境是灰黴病的主要誘因。灰黴病可造成植株的腐爛,而且傳播速度很快。灰黴病主要發生在花期和結果期,植株地上部分均可能發病。發病部位出現灰黑色病斑,成株期葉片發病,葉尖出現“V”字形水漬狀的淺褐色病斑,並逐漸向內發展。空氣潮濕時,染病部位會長出灰黴,邊緣不規則,環境乾燥時病斑則呈灰白色。果實發病的時期主要是在果實還顯綠色的時候,果皮會呈現灰白色、水漬狀、軟腐,病部產生灰綠色絨毛狀黴層,後期病部菌落呈黑褐色。出現灰黴病,要及時除去發病部位,注意要戴手套摘取,也避免感染其他部位。腐霉利(procymidone)可用於防治灰黴病。

花葉病

感染了花葉型病毒(Mosaic virus disease)的植株葉片會出現褶皺,葉面上會出現黃綠相間的斑紋,葉脈是透明的,莖和果實會出現褐色壞死斑。病害會影響植株葉片和花芽的生長,嚴重時會導致植株出現大量落花落果。發病初期可用高錳酸鉀(Potassium permanganate)等殺菌藥物進行噴霧防治,可隔一周噴一次,連續用藥2~3次效果為佳。

條斑型病毒病

感染了條斑型病毒病植株,葉片、莖、果實會出現褐色的病斑。變色部分僅僅出現在表面,不深入植株內部,但嚴重時會導致果實腐爛脫落。發病初期可用高錳酸鉀(Potassium permanganate)等殺菌藥物進行噴霧防治,可隔一周噴一次,連續用藥2~3次效果為佳。

早疫病

早疫病的發病症狀主要表現在葉、莖、葉柄和果實,出現同心輪紋狀病斑,暗褐色,水漬狀,潮濕時病斑上有黑色黴狀物。發病前後可用百菌清(Chlorothalonil)稀釋液噴霧防治,每7天一次,噴施3~4次,可以起到有效控製作用。

晚疫病

高濕、低溫條件下易發生番茄晚疫病。發病時受害葉柄和主莖會腐爛呈黑褐色,病害會導致幼苗萎蔫倒伏。病斑從葉尖葉緣開始向內擴散,潮濕時呈白色黴狀,乾燥時病斑呈暗褐色,水漬狀或云紋狀,稍凹陷,病果堅硬。建議用三乙膦酸鋁( phosethyl-Al)稀釋液噴施,每7天一次,噴施2~3次,可起到有效控製作用。

葉黴病

葉黴病的發病症狀表現在葉片及果實上。葉片出現不規則黃色病斑,生長環境潮濕時產生褐色黴層,葉片枯黃、捲曲,然後脫落。果實發病時,果蒂周圍有凹陷、較硬的黑色病斑。代森錳鋅(Mancozeb)或者速克靈(Procymidone)可用於防治葉黴病。

番茄蕨葉病

感染番茄蕨葉病的植株一般比較矮小,全株呈黃綠色,葉片出現向上捲曲並且變厚變硬;發病十分嚴重時,會導致葉片畸形,枝條明顯縮短,出現從枝狀。發病初期可用高錳酸鉀(Potassium permanganate)等殺菌藥物進行噴霧防治,可隔一周噴一次,連續用藥2~3次效果為佳。

蚜蟲

蚜蟲會吸食植物汁液,主要在葉片及嫩莖吸取汁液,並造成植株花、葉、芽的畸形。若發現少量蚜蟲,沖水或者用沾水毛刷,刷淨即可;如果發現大量蚜蟲時,應及時噴施農藥。秋冬應特別注意清除蚜蟲的蟲卵。

粉虱

白粉蝨也是常見的害蟲,主要危害溫室裡的植物。它們一般喜歡在25~30℃/77~86℉的環境生活,植株長期在此溫度下生活容易發生白粉蝨蟲害。白粉蝨吸食植物汁液,其分泌的蜜露可以引發霉菌,白粉蝨還是各種病毒病的介體。白粉蝨的防治措施有①黃板(yellow sticky traps)誘殺:因黃色對白粉蝨的成蟲有強烈的誘集作用,可用有粘性的黃板,吸引白粉蝨並粘住它們,對其進行誘殺。 ②藥劑防治:可以使用吡蟲啉(Imidacloprid)防治,一般隔7天噴一次,連噴3~4次,可獲得滿意效果。

棉鈴蟲

棉鈴蟲(Helicoverpa armigera)是多種蔬菜的害蟲,分佈廣泛, 夏季高溫天氣是棉鈴蟲的危害高峰期。幼蟲會咬食花蕾、果實、嫩莖,影響植株生長,果實被咬食後易感病而腐爛。防治方法為移栽之前對土地進行翻土或者灌水,消滅蟲蛹。除此之外,還可用生物農藥,如核多角體病毒NPV(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s)等進行防治,也可用一般殺蟲農藥進行防治。為了避免或延緩抗藥性的產生,建議多種藥劑交替輪換使用。

其它病蟲害

此外,請注意以下罕見病蟲害
  • 炭疽病
  • 斑病
  • 細菌枯萎
  • 城一郎
  • 科羅拉多馬鈴薯甲蟲
  • 葉蟲

 

dorowu/ubuntu-desktop-lxde-vnc:bionic-lxqt Docker 映像介紹

 dorowu/ubuntu-desktop-lxde-vnc:bionic-lxqt Docker 映像介紹 1. 基本概述 名稱: dorowu/ubuntu-desktop-lxde-vnc:bionic-lxqt 維護者: Dorowu 用途: 提供基於 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