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喜歡登山嗎......完整的登山圖

喜歡登山嗎......完整的台灣登山圖......
 感謝製圖人真是功德無量!

【台北市北投、陽明山地區(仰德大道及陽金公路以西)】
 奇岩山、唭哩岸山、軍艦岩、丹鳳山、貴子坑、忠義山(小八里分山)、光武山南峰、新北投山(石壇山)、
大屯瀑布、青春嶺、陽峰古道、橫嶺古道、湖山(湖底嶺)、紗帽山、
天母古道(水管路步道)、天母古道(猴洞小徑)、翠峰瀑布、半嶺步道、白雲山(下竹林山)、下竹林步道、
大屯山主峰、大屯山西峰、大屯南峰、頂湖山(泉源山)、中正山(十八分山)、竹子湖山(水尾山)、
清天宮、小坪頂山、興福寮古道、向天池、向天山、面天山、二子坪、
菜公坑山(草凹山)、二子山西峰、二子山東峰、枕頭山(百拉卡山)、菜公坑古道(東西線)、烘爐山。
【台北市士林、陽明山地區(仰德大道及陽金公路以東)】
劍潭山、文間山、芝山岩、帕米爾公園、碧山、溪山里山、雙溪山、內雙溪山、雙溪溝古道、
鵝尾山(鵝米山)、坪頂古圳、瑪礁山(新圳頭山)、瑪礁古道、礁坑古道(內寮古道)、
竹篙山南峰、竹篙嶺步道、內雙溪古道(坪林坑溪古道)、
高頂山(荷蘭古道)、北五指山、頂山溪山(頂山南峰)、瑪蕃山(頂山西南峰)、杏林山、
莊子頂山、狗殷勤古道、尾崙山(美崙山)、劍南山、獅頭山、平明步道、大坪尾山(太平尾山)、
冷水坑、夢幻湖、七星公園、七星山主峰、七星山東峰、
風櫃口(風櫃嘴)、香對山、頂山、石梯嶺、擎天崗、竹篙山(內寮山,水井尾山)、
陽明山東西大縱走、絹絲瀑布、魚路古道(金包里大路,河南勇路,日人路)。
【台北市信義、南港、內湖區】
四獸山、虎山、豹山、獅山、象山、拇指山、南港山、南港山南峰、九五峰、樹梅古道、
四分里山(南港山東峰)、土庫尖(土庫岳)、更寮古道、山豬窟尖、大豐山、更寮腳山、
深按頭山(糞箕湖山)、舊庄桂花林步道、茶場環山步道、
大崙尾山(赤上天山)、大崙頭山、內湖步道、大崙尾山南面步道、大崙頭山森林自然步道、大崙頭山古道、
剪刀石山、金面山(新坡尾山)、碧湖山、忠勇山、圓覺瀑布、圓覺尖、鯉魚山、鯉魚山東峰、
龍船岩、開眼山、白石湖山(坑頭山)、碧山、梅花山(插花山)、五指山(車坪寮山)、
石崁山、大邱田山、大邱田山東峰、公館山、內溝山(大尖坪山)、老鷲尖、
柿子山(明舉步道)、康樂山、灣子山、白鷺鷥山。
【台北市木柵、景美、大安區】
仙跡岩、景美山(溪子口山)、圳後山、興隆山、福州山、中埔山(十五份後山)、中埔山東峰、軍功山、
魚衡山、猴山坑山、大前坑山、猴山坑古道、祥光寺後山(金頭山西北峰)、金頭山、金頭山東峰、
貓空茶葉古道、貓空壺底穴、樟山寺步道、樟山(大坑山)、樟湖山、阿泉坑山、待老坑山(德高嶺)、
鵝角格山(鵝公髻山)、二格山(石尖山)、二格山西峰(南邦寮山)、
指南宮步道、猴山岳(猿山)、貓空圓山、貓空圓山前峰、貓空尖。
【新店、烏來、坪林地區】
小獅頭山、碧潭山(和美山)、灣潭山、新高麗坑山、高麗坑山、大香山、員潭子坑山、銀河洞、
崎頭崙、四面頭山、六分山、十六分山、雙坑山、雙峰新生林場、安坑長壽亭雙城步道、二叭子植物園、
塗潭山、獅仔頭山、猴洞尖(東獅頭山)、青潭尖、平廣山、二龍山、直潭山、向天湖山、菜刀崙山、
大桶山、加九寮步道、桶後林道、桶後越嶺、內洞森林步道、保慶宮步道、
胡桶古道(湖桶古道)、梳妝樓山(柑腳坑山)、建牌崙(鳳翔尾山,文龍板山)、東坑山、
大舌湖步道、大舌湖山、虎寮潭、漁光步道、獅公髻尾山(司公髻尾山、傑士嶺)、
金瓜寮溪步道、水柳腳步道、觀音台步道、觀魚步道、籟狸尖。
【深坑、石碇、平溪地區】
土庫岳(土庫尖、望高寮、大坪山)、南邦寮古道、向天湖古道、烏月山、
尾寮古道(阿柔步道)、炮子崙瀑布(阿柔瀑布)、炮子崙步道、茶山古道、珍妮佛路、阿柔洋山、石媽祖古道、
隆盛山、雙溪口山、排寮尖、永定坑山、姑娘山、雞冠山、松柏崎山、紙寮坑古道、
圳沽古道、磨石坑山、雷公埤山、筆架山、湳窟山、湳窟山步道、串空湖山、溪邊寮山、山羊洞、逍遙洞、
石底觀音山、耳空龜山、石筍尖、薯榔尖、菁桐古道、慈母峰、孝子山、普陀山、
頂子寮山、五分山、火燒寮古道。
【三峽、土城、中和地區】
鳶山(銅鐘)、福德坑山、五十分山、雲森三瀑(雲心、森山、姊妹瀑布)、火燒寮山、
白雞恩主公步道、白雞山、雞罩山北峰、雞罩山、六寮崙(大寮地山)、六寮崙西南峰、聖母環山步道、
溪南尖、祖眉坑山(紫微山)、竹崙山、王公坑山、添福山、
長壽山、成福山、十八羅漢奇岩、石門內尖山、火焰山(青源山)、媽祖山(大暖尖)、
天上山、五城山、文筆山、清水大尖山、二尖山、五尖山、牛埔頭山、清水石門山、南天母山、
南勢角山(烘爐地、風爐塞山)、外挖子山、圓通寺、國旗嶺(外南勢角山)。
【鶯歌、樹林、新莊、五股、八里、林口地區】
大同山、青龍嶺、大棟山、石灰坑山、牛灶坑山、鶯歌石、
觀音山(硬漢嶺)、占山(淡水富士山)、觀音山北橫古道(牛寮埔古道)、鷹仔尖、牛港稜山(風櫃斗湖山)。
【汐止、七堵、基隆地區】
大尖山、四分尾山(茄苳腳山)、和尚頭山、茄苳古道、茄苳瀑布、槓尾山、上鹿窟崙、
菁桐古道(汐止北段)、保長溪頭山、
翠湖、內溝山、錦峰山、小南港山、白雲寺步道、十三分山(白雲山)、白雲里山、橫科山(十三分尾山)、
拱北殿、三秀山、烘內山(叭嗹港大尖、北港山)、刨狗寮山、圍貓尖、
新山、夢湖、金明山、柯子林山、五指山(車坪寮山)、鵠鵠崙、
拔西猴山、姜子寮山步道、泰安瀑布、石門山、旗尾崙(姜子山,大旗尾山)、瑪陵尖、
獅球嶺砲台、鶯歌石山(蚵殼港山)、紅淡山、暖東峽谷、槓子寮山、槓子寮炮台、龍崗步道、
情人湖、大武崙砲台、大武崙山、中山峽谷森林古道、海興路森林步道。
【北海岸線(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
大屯溪古道、大坑溪三生步道、
石門山、石崩山、青山瀑布、石門茶山步道、二坪頂古道、麟山鼻步道、富貴角公園、
獅頭山公園步道(金包里山)、磺溪頭古道、磺潭親水步道、
大坪古道(庚仔坪)、大尖山、
鹿堀坪古道(鹿窟坪古道)、鹿堀坪越嶺古道、鹿堀坪山、富士古道、富士坪、瑞泉古道、林市古道。
【東北角地區(瑞芳、雙溪、貢寮)】
金字碑古道、大粗坑步道、貂山古道、基隆山、龍潭山、瑞芳山、秀崎山、侯硐三貂嶺步道、三貂嶺瀑布群、
蝙蝠山、盤山坑古道、桃源谷、草嶺古道、灣坑頭山、蕃薯寮山、荖蘭山(卯里尖)。
【桃園地區】
打鐵寮古道、百吉林蔭步道、白石山、石龜坑山、石厝坑山、草嶺山、
大艽宮古道(大艽芎古道)、頭寮山(湳溝山)、龍珠山、新溪洲山、竹篙厝山、溪洲山、
大溪十三分山(十三份山)、金面山(鳥嘴尖山)、坑底山、山麻坑山、金山面山、茄苳坑山、
齋明寺古道、烏塗窟山、娘子坑山、
角板山公園步道、牌子山、金牌山(金平山南峰)、金平山、
復興枕頭山、圓山(角板山)、三民蝙蝠洞、復興觀音洞、大窩山東峰、大窩山、金合盒山、
志繼山、東眼山、東眼山森林步道太平山、石門山中峰、石門山、小竹坑山、小粗坑古道、小粗坑山、
三分山、五分山、虎頭山。
【新竹地區】
石牛山、赤柯山、六畜古道、關西蝙蝠洞、
飛龍步道、蓮華山、五分埔山、九芎湖步道、九芎湖山、箭竹窩步道、
石壁潭山、中坑山、飛鳳山、大山背山(大旗崠古道)、南坪古道、
水濂橋古道、獅山古道、獅尾山、獅頭山、六寮古道、茶亭步道、猿山、藤坪步道、峨眉湖、十二寮山、
新竹五指山、觀霧檜山巨木群、觀霧榛山、鎮西堡神木群、十八尖山。
【苗栗地區】
鳴鳳古道、龍騰斷橋、勝興車站、挑柴古道、出關古道、關刀山、挑鹽古道、仙山、八仙古道。
【中台灣地區】
大坑自然步道、頭嵙山、二嵙山、大坑觀音山、三汀山(咬人狗坑步道)、埤頭山、
暗影山、石岡情人坡步道、鐵砧山、新田步道、聚興山、
合歡主峰、合歡東峰、清境農場步道、溪頭森林步道、桃山瀑布(煙聲瀑布)、福壽山森林步道、
松柏嶺登廟步道、松柏坑山、田中森林步道、橫山、清水岩十八彎挑鹽古道、
古坑華山步道、雲嘉二尖山、雲嘉大尖山。
【南台灣地區】
竹子尖山、梅峰、高雄觀音山、尖山、壽山(柴山、打狗山、打鼓山、萬壽山)、北旗尾山、旗尾山。
【宜蘭地區】
龜山島山、石空古道、跑馬古道、林美石磐步道、
七遼溪步道、松羅國家步道、松蘿湖、棲蘭神木園、明池森林步道、古魯林道、
仁山步道、新寮瀑布、舊寮瀑布、
七星嶺步道、朝陽國家步道、南澳龜山、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南澳原生樹木園區。
【花東地區】
花蓮綠水合流步道、花蓮神秘谷(砂卡礑步道)、花蓮白楊步道、美崙山、吉安楓林步道、
鯉魚潭、鯉魚山、池南森林步道、赤科山金針園、瓦拉米步道、
台東鯉魚山、台東森林公園、麻老漏步道。

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印度的奴隸

什麼是奴隸

奴隸一詞在距今3800年前就有,當時巴比倫人即將戰俘淪為奴隸。到了十五世紀航海世紀的來到,西班牙、葡萄牙興起,又美洲大陸急需大量廉價勞力,以至於有數千萬非洲黑人從1517年開始被帶到美洲成為黑奴。
過去的奴隸,在身大都在頸項上被燒紅的鐵烙上印記,以資確認其身份。如此這群人是無自由可言,他是受制於另一個人。毫無疑問是奴隸。

印度的奴隸

印度人口世界第二大,僅次於中國。人口如此眾多其管理也有一套,即是創設了全世界特有的奴隸制度稱為「種姓制度」。它是奴隸制度的化名,不過是搭配了宗教,讓廣大低階層的人甘心受人奴役一輩子的制度。

種姓制度的由來及分類

??? 在約5000年前,有高度文化的達羅毗荼人Dravidians,就在印度�河流域形成了古代的文明社會,稱為印度青銅器時代的文明,又稱為是「哈拉巴文化」。約在3000年前,外來的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並佔領印度。
雅利安人的皮膚是白色,而達羅毗荼人是黑色。於是設計出一套使人口眾多的達羅毗荼人甘心情願被奴役一輩子的制度。 它是將人分為四種。即婆羅門、剎帝利、吠捨和首陀羅。為方便起見,將這四級以第一級第四級來區分。 
婆羅門(即第一級)Brahmana):是白種雅利安人、入侵者,職責是祭司貴族。這個階層的人是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導農時季節,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並以白色為代表。
剎帝利(即第二級)Chhetri):同樣是白種入侵者,雅利安人,軍事貴族,王族與戰士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的除神權之外的一切權力。以紅色來代表剎帝利,負責司法與統治。
婆羅門和剎帝利這兩個高階種姓,是社會中的統治者,依靠剝削,並掌握佔有了全國絕大部分的財富。
吠捨(即第三級)Vaisya):這個階層是以黃色來代表,是印度社會中的普通勞動者,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階層,包括農民、庶民和商人,他們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
上面所說的三大階層,是被編入純潔階層,死後可一再輪迴;再生為原來的種姓,稱為「再生族」。
首陀羅(即第四級)Sudra):印度的原始眾多人口的達羅毗荼人,全部都是皮膚黑色。這原本是這塊土地的主人但是被征服後,處於奴隸的地位。這個階層以黑色來代表,包括工匠與奴僕。首陀羅是不潔的,死了就無法再生為人,所以又稱為「一生族」。
以上四族以外又有一族稱為不可觸。
不可觸(untouchable):四個種姓彼此不得通婚,但是若不同種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則被看成是賤民,或叫不可接觸者。他們並不在四個種姓之內,最受鄙視。這個層級人物只能從事清潔穢物的工作,譬如洗衣,清掃街道與廁所,搬運垃圾,火化屍體,清理動物的死屍,在婚喪中擊鼓等。
賤民對高等種姓要表示恭順,與他們保持距離,避免因為碰觸,甚至影子接觸而褻瀆他們,因此要佩帶鈴鐺,警告別人他們來了。
印度就有有二億五千萬不可觸人,又稱為達立人(Dalits)。
印度奴隸制度的理論

印度統治者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所以經由婆羅門僧侶們的宣導,把人分為四個種姓,使廣大的人民聽話、不抗爭。將這「種姓」的規矩是經由神所規劃的,也是神的意志,是天經地義的。在婆羅門的經典中解釋:「凡是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的人,來世才能升為較高種姓,否則,即降為較低種姓」。並以輪迴的說法,即人死後可以再生,再生於何種階層,乃由今世的行為所決定。依據行為決定下一世投胎在那一個階層,不斷循環。
這樣的說辭是針對廣大的勞動者和奴隸來說,要他們逆來順受,放棄鬥爭,遵守奴隸主階層制定的法律,以免加重來生的災難。這是一種奴隸的理論。

對印度奴隸的要求

對不同種姓階層的人,彼此不能通婚、也不能交換食物。各個種姓職業世襲,不能自由選擇職業。
這些說法依現代人的看法是用來欺壓廣大人民的謊言。並以摩奴法典的經文說種姓最高層的婆羅門(第一級)是人世間一切的主宰,而最低層的首陀羅(第四級)只能溫順地為其他種姓服勞役。並且首陀羅是不能擁有私人財產的,又不可對高層種姓有任何不敬的言行。婆羅門和剎帝利則有權奪取首陀羅的一切。
罰則: 為了防止將低階種姓吠捨(第三級)、首陀羅(第四級)的抗爭,藉著神的話語以摩奴法典的規定成為罰則。例如,低階種姓的人如果用身體的某一部分傷害了高階種姓的人,就必須將那一部分肢體斬斷的殘酷刑罰。即是用手打,則斷手,用腳踢則斷腳。
四個階層在法律面前是極不平等。依據摩奴法典的規定,剎帝利辱罵了婆羅門(低一階的罵了高階),要罰款100帕那(銀錢單位)。若是吠捨罵了婆羅門(低二階的罵了高階),就要罰款150200帕那。要是首陀羅罵了婆羅門(低三階的罵了高階),於是用滾燙的油灌入首陀羅的口中和耳中。同一件事,如果婆羅門侮辱剎帝利(高階的罵了低一階),只罰款50帕那;侮辱吠捨(高階的罵了低二階),罰款25帕那。侮辱了首陀羅(高階的罵了低三階)罰款12帕那。更進一步若是高階層種姓的人若殺死了一個首陀羅,僅用牲畜抵償,或者簡單地淨一次身就行了。
又種姓規定不同種姓的人不能在同處一室,不可同桌飲食,不可同飲一口井裡的水。為了永久保持特權,規定不同種姓的人不可通婚,如此可永久奴化。
對於不可接觸的賤民,更是無理的要求,賤民是不可居住在村內,只能住村外。不可與最高階層的婆羅門接觸,只能從事被認為是最低賤的職業,如抬死屍,清除糞便等。走在路上,賤民要佩帶特殊的標記,口中要不斷發出特殊的聲音,或敲擊鈴聲,以免高層種姓的人無意中闖入。若是最高層的婆羅門接觸了賤民,回去之後要舉行淨身儀式,以除去這霉運。這種規定毫無人格可言。

種姓制度尚存的因素

以神的話語,以輪迴因果報應學說,不斷地灌注在下階層的人民腦中,於是人民被奴化了。又這種奴化教育是印度千年來的傳統,如此進入了人權世紀但是大部份的印度人深信印度教的因果輪迴之說,既然是下輩子才可翻身,所以目前就安於現狀,使種姓制度的陰魂不散。換句話說種姓制度一時之間要根除不是容易之事,也就是這群人是被奴化極深的結果。

買票文化盛行與奴隸制度

種姓奴隸制度是一種少數外來人,以武力征服了高文化的印度人之後,為了易於統治所設下的。由於長期印度輪迴觀念的存在,人們不思進取。許多生活在底層的人安貧樂道,宿命感強,造成社會的惰性。
印度也進入民主投票制度,但是隨後就進入買票文化的入侵並且盛行。受到奴化結果的印度人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將神聖的一票直接或間接投給奴役他的人,所以這群低階的人民成為永遠成為高階者的奴隸,永世不得超生。
賣票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印度奴隸制度得以延續的重要理由之一,但是也要了解印度全國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每天的生活不足一美元,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不足二美元;文盲率在35%以上;尚有許多地區沒有自來水和電力。若有一點點的買票錢就將那一票投給奴役他的人。換句話說,印度下層階級的人,若尚不知買票的人就是在維護奴隸制度的人,所以投給他,這種人是十足的奴隸。但是若心中有不甘願時,此時奴役主又抬出輪迴的神學。如此使大部的人都又沉淪,所以說永世不得超生。

 



__________ Information from ESET NOD32 Antivirus, version of virus signature database 6240 (20110626) __________

The message was checked by ESET NOD32 Antivirus.

http://www.eset.com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淡水2

 



__________ Information from ESET NOD32 Antivirus, version of virus signature database 6239 (20110626) __________

The message was checked by ESET NOD32 Antivirus.

http://www.eset.com

淡水

 



__________ Information from ESET NOD32 Antivirus, version of virus signature database 6238 (20110625) __________

The message was checked by ESET NOD32 Antivirus.

http://www.eset.com

電影賽德克!

 



__________ Information from ESET NOD32 Antivirus, version of virus signature database 6238 (20110625) __________

The message was checked by ESET NOD32 Antivirus.

http://www.eset.com